《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3-10-28 22:28:18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的是1976年7月28日,当天夜里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原来发生了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于是,便找了起来,元妮一看,埋在废墟下的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人们发现,如果,救方达,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救方登,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

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心灵的震撼,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短短的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瞬间,有多少的亲人被分离,有多少的人丧生,活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次地震就丧生了许多中国同胞们,一次地震也让我知道了,灾难虽然是无情的,但是我们人之间是有情的。一双双手把受灾的群众救出来,一句句话呼喊着幸存的人,一阵阵声音,是人们在救援,在呼喊,在焦躁………《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应该更加的发奋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出力,少让中国同胞们受到一些灾难,让中国人活在幸福中,活在欢乐和感动中!因为灾难无情,人间有情,无论哪发生了灾难,都会有着众多的中国人在身边,一颗颗心都牵系在一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漫天的蜻蜓从川流的人群身边飞过,嗡嗡的声音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震撼着人的心灵,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在这座繁华温馨的城市。这是昨晚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出场场面。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许多感人的场面让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往下流,不过还没我想象中的多,准备了两包纸结果用了一包,呵呵。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终于谢幕,走出电影院时心里感动之余有些沉重的感觉,于是头一次想到回来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感人场面很多,在我心里最为震撼的有两个场面,一个是方登怀孕悄然离开十年后回来看养父,帮陈道明穿上羽绒服后,陈道明坐下拍沙发时的场面,那一拍,那一喊一下就把观众的心揪了起来;另一个是离开32年,女儿方登回到唐山,与母亲见面的场面,那几个通红的西红柿一下就揪起32年前的那个晚上的回忆,徐帆的那一跪一下就把观众的心灵震撼,那一句“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就让我的眼泪也一下夺眶“冒出来”。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无价,亲情的伟大可以包容一切。让陈道明(拍沙发)伤心的不是女儿犯的过错,而是女儿的离开,但当女儿回来之后,这十多年的错过一顿哭诉和责怪就完事了,除夕打的那个朋友电话,就知道陈道明有多开心了。相反,女儿方登32年对母亲责怪“不是忘不了而是记得清楚”就显得太不应该了,最后在墓地的“对不起”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对于母亲来说,这句“对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32年后女儿回家了。

这部电影还让我想到的是活着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相比死亡,人活着就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责怪、甚至仇怨在生命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32年的怨恨32年的内疚何苦来哉。人生活应该豁达一点,开朗一点,偶尔的不快,争吵就当随风而去,谁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

两人只能救一个,在那种情况下其实救谁都没有错,活一个总比死两个好。但在当时,作出那个决定,母亲的心是痛苦的,女儿的心是悲凉的。亲情和生命你会如何比较?当一个人和她的一个亲人(父母或兄弟姐妹或子女),只能活一个,那个人会怎么想呢?作父母的肯定会将活命的机会留给子女,做子女的会不会也是这么想呢?要是兄弟姐妹之间呢,会不会为了亲情将自己活命的机会让给别人呢?若一早女儿方登就这么想,我想也就没有这个电影了。其实人的思想和精神是随着生活年龄而不断升华的。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爱情,珍惜现在拥有的,好好生活。各位共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记得那段时间,唐山大地震热映。于是约上好友,带足纸巾,打算去电影院好好大哭一场。意料中之得,整个过程我们两个就没有停止过抽泣,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眼泪就是感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父母为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而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也是让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儿无法言语,奋力敲打着石头,期盼母亲的营救。而母亲却选择放弃她救弟弟。清醒着的她只能无声得留下眼泪。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痛。那个小小的女孩儿,面对暴力,为弟弟挺身而出;面对爱吃的西红柿,虽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让梨。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亲放弃。我想这应该比死亡更加残酷。为什么当面对这样二选一的局面,受伤的永远是女方?!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庆幸的是,女孩挺过来了。那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佩服。很难想象,当一个女孩在被抛弃之后又死而复生。醒来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边躺着的父亲心中究竟是会是怎样的感觉。她的不言不语,她的倔强坚强,让人倍加怜惜。

因为她的坚强与倔强,让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机会。女孩的养父养母对她很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她。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王德清一直对女儿悉心照料。知道了她的悲惨经历,还主动帮助她寻找家人。关心养女的幸福,可以为她脱下军服打骂那个辜负他女儿的臭小子。当女儿失踪不见,焦急万分得到处寻找。在我印象中,养父毕竟不像生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细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却诠释了一个如此伟岸而又高大无比的养父。

现在想来,影片中的女孩还是幸运的。她拥有了亲情,拥有了爱情,生活幸福美好。但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坚强的走过灾难,走过绝望,内心变的无比强大。< ……此处隐藏7477个字……了,放声痛哭。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唐山大地震》我觉得是很值得看的一个片子,首先来说,地震的效果做的很不错,演员演绎的人物也很到位,徐帆也很实力派,不知道是不是唐山人,但是唐山话说的很不错,我觉得是这样的。把母亲刻画的很成功,其实这里面的很多泪点都是由她引出来的。《唐山大地震》是讲震后给唐山人们带来的心里创伤,是人性在特殊时刻的展现,整部片子我觉得是亲情大于一切的,事实上我觉得也真是这样的,谁都可能抛弃你,伤害你,只有亲人不会。我没有用父母,用亲人,我是觉得这个是可以放大的。丈夫是亲人,在最危难的时候,他会在最危险的时候,将女人推开,自己就解救孩子,但是被压在了废墟下;妻子是亲人,在一个人生活最苦的时候,在有一个好男人要一起过的时候,能想到“你爸是用命爱我的,还能有哪个男人会用命爱我”;母亲是亲人,在儿女成长方面,她会倾其所能,也能忍痛割爱,更能是受着32年的心里折磨后,还会说“我过的挺好”;养父养母也是亲人,养母在弥留之际会想到亲亲自己的养女,将一辈子的手表和存款交给养女,还要养女再去找找自己的亲人;养父在女儿离开几年后回到家里,会暴跳如雷的说“我每天都在担心你”,听到女儿要结婚,不想知道这个男人是干什么的,只想知道“他对你是不是好”,即使是传统思想不想女儿找外国人,但是为了养女的幸福也就默认了。这些都是亲情,相反的爱情又是怎么样?当女人怀孕不想人流的时候,爱人还在说“我是爱你的,但是我们是在谈恋爱,不是结婚”,当女人退学了不见了,爱人还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这就是爱情吗?只有爱情上升到了亲情,那才叫家!

《唐山大地震》当然他是一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的时候跨度有点大,有些突然就转到了若干年后,我明白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是电影,时长有限,也许其中很多的情节,大家都会去多想想的。儿子一只手的白手起家,女儿退学后的独自生女,照顾自己,这些如果都加上,这部片子会让人也许更心酸。

说是一部灾难片,我更觉得是一部,讲的是亲情、是心理创伤、讲的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多方面转变。

这篇观后放到是原来,老师未必能让自己过关的,我自己觉得写的一般了,可能是长时间没有观后感了,将就着看吧,也算是给冯导宣传一下子,细节爆料的太多,会让没有看过的人觉得没兴趣的。

最后加一句“单身人士尽可用这部影片尝试一下一个人看电影的感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最近看了很多电视台对冯小刚以及这部片子的专访,觉得冯小刚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了。

之前,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灾难片,很多地震的场景很恐怖,很血腥,不想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看了电影以后,才知道,很多说法都是没经历过的人自己臆测的。经历了,才知道什么叫经历。

片中扮演母亲的徐帆说了一句话,堪称经典:没了,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影片中的姐姐方登因为母亲在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中说了一句无奈的话:救弟弟。而对母亲产生了极大的仇恨。当姐姐醒来时,她躺在尸体车上,旁边是她的爸爸。从此姐姐不爱说话,被陈道明夫妇俩领养走,也一直保持着沉默。这种沉默不是对过去记忆的失忆,而是一种仇恨和抵触。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姐姐在救援中偶遇弟弟,才最终选择去勇敢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而她哪里知道,32年了,母亲内心经历着何等的煎熬?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小人物,大背景,小故事。

片中,弟弟的奶奶要把残缺了胳膊的孙子带走,妈妈无奈只好同意,汽车缓缓离开了,妈妈绝望的看着车的背影和孩子的脸,突然,车停下来,车门打开,孩子下车,向妈妈跑来,徐帆近乎嚎叫的扑向孩子,那一刻,我开始流泪,任眼泪倾泻而下。

第二次泪流满面的时候,是片中汶川大地震的场面,我突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2008年5月12号的晚上,四川巴中的那个酒店,整整一个晚上,我紧张的待在那里,看着电视里滚动的死亡人数,悲恸了一个晚上,眼泪流了一个晚上。

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更多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亲情和大爱在灾难面前瞬间碰撞,艰难的取舍,痛苦的抉择,更多的是母爱,父爱,血缘,亲情的伟大力量。徐帆硬是把唐山人,汶川人内心里的悲苦和无奈演绎的生动和真实。

地震后,生活还要继续,祭奠、工作、上学、结婚、生子、退休......

结果的背后,那个过程才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经历了,才知道什么叫经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真的是绝望了哦,本来昨晚母亲就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而给了弟弟,自己没有的时候,一肚子的委屈,泪水湿透了自己的枕巾,那一刻在姐姐的心里也许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今天终于在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的话上,她彻底地绝望了,好像她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似的,那一滴的眼泪真的让我看到了什么事绝望!此时我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从来就跟喜欢哥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我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会先救弟弟的,这样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