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祠堂倡议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倡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祠堂倡议书,欢迎大家分享。
祠堂倡议书1尊敬的各位宗亲: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张氏后裔勿忘吾祖。特倡议培建三溪口张氏祠堂!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三溪口张姓(包括17村赵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修建或培建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三溪口张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张氏一族之力,重新培建张氏祠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张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符合广大宗族人的心愿。鉴于培建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培建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祠堂倡议书2各位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建议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倡议书3亲爱的家族同胞们:
大家好!
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x氏一族自始祖xxx和xx兄弟二人自xx年间来到xx,历经xxx余载,传xx世。
这期间,我族中的前辈人曾几度建祠,至今仍有人记得原来的前营家堂和后营家堂,但是都因为其它原故而不复存,今已经成为了民宅,想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家堂已经不可能,但建祠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x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族中议事无聚集中心,曾几次研究建祠之事。
幸蒙我族中企业家xxx顾念根本,开明绅士。顶力资助。这可是难逢的机遇,随成立了“修建x氏家族祠堂理事会”决定:号召全族的人们,前、后营合并,重新修建x氏祠堂,重新购买庄基地。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重新修建“x氏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多,难度之大,非我族中之人合力不能解决。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各支族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均永久记档、刻碑表彰。家族同胞:光前裕后,人子之责;积德行善,人生快事;扬名千古,丈夫作为!切勿错失良机,愧对先祖,贻笑后人,为一时之不决而抱憾终身!
顺祝康安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祠堂倡议书4宗亲:
你好!
由中华亓氏联谊总会筹委会倡导修建的亓氏宗祠一期工程就要竣工了,计划在今年5.1长假期间举行中华亓氏第一届寻根祭祖恳亲大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一、祠堂建设的动因。
莱芜亓氏自元末从江淮迁至莱芜已经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人口从当初的一家人发展成今天拥有20万人的大家庭。
从掌握的资料看,目前所有生活在国内外的亓氏都是始祖士伯祖的后人,因此,莱芜被视为中华亓氏发源地已毋庸置疑,这是由亓氏家族的特殊历史所决定的。
2001年我们《亓氏族谱》完成第七次续修之后,有不少外地宗亲踏上了回莱寻根之旅,但是随着续谱临时办公室的解散,不免让回来寻根的宗亲无落脚之地而产生失落之感。
2021年10月,由部分亓氏宗亲代表聚会莱芜,召开了成立中华亓氏联谊总会和修建亓氏宗祠两项内容的筹备会。
会议决定祠堂建在莱芜八景之首的苍龙峡旅游区,筹备会上一致推举由《亓氏族谱》 ……此处隐藏6439个字……资助。这可是难逢的机遇,仙洪宋氏家族宗祠修建理事会决定:在福宗公祖碑之基,沔城水府庙之旁,向江北路扩展购买庄基地作牌坊。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内设祖宗神灵、祭祀大厅、联谊会馆于一体,重新修建“宋氏宗祠”。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广,难度之大,需我族中之人合力方能解决。
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 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3、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理事、各支族长、房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
4、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均永久记档、刻碑表彰。
5、坚信有广大族人和旅外宗亲的踊跃捐资支持,宗祠建设工程上马奠基有期、竣工落成指日可待。
各位宗亲:光前裕后,人子之责;
积德行善,人生快事;
扬名千古,丈夫作为!
切勿错失良机,愧对先祖,贻笑后人,为一时之不决而抱憾终身!
顺祝康安幸福,万事如意,羊年大发!
祠堂倡议书13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易氏祖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准备在我们村北面洗衣唐旁新建一座长18米,宽9米,约200平方的上下两重祖堂,工程款控制在30万元左右。我们村是一个杂姓村,我们易姓男丁约有180个左右,按每个男丁1000元计算总数为18万元,但即便如此,我们修建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易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建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祖堂之大业。另,我们将在祖堂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建言献策,再创辉煌!
附易氏祖堂重建理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会长:易xx
会长:易xx139959xxxxx、071488xxxxx
副会长:易xx、
成员:
xx易氏祖堂重建理事会
二0xx年十一月五日
祠堂倡议书14尊敬的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
我们的太祖家声公始石角塘回迁大屋村创基立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世代在这块热土上开荒拓土,辛勤耕耘,繁衍后代,创立了自己的家业。而且是世代书香,我们的家声公是九品登仕郎,恩霖公是国学士加千总,恩丛公也是国学士。现在大学生、中专生、高中生比比皆是,可以说是名门望族。人口发展也比较迅速,现在已发展到标字辈了。
近年来由于家族小门年久失修,人口居住分散,再加上现在人口逐渐向新居搬迁,所以造成家族小门也随着每年的日晒雨淋而逐年崩塌,家族里面也发生一系列不愉快的事。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这头小门是主宰我们家声公一脉的风水之门,命运之门,财运之门。在此我倡议,堂字辈的兄弟姐妹们尽自己所能,为家族小门添砖加瓦,玉字辈的叔父们积极参加,早日把家族小门维修好,共同建设这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基业吧!
联系人:
祠堂倡议书15各界有识之士,广大父老乡亲:
菩萨山者,位于元城镇西部于我县白马乡接壤。巍巍菩萨山,实属我县乃至我市的群山之首,其俊秀突兀,远眺如龙头探平湖,百山宾服;近观则苍松蔽日,云蒸霞蔚,卓尔不群。古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确,素有慈善,驱邪扬善之称的菩萨落座再次,关于菩萨和狗娃庙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惟此神山,钟灵汽秀,人烟蕃盛,物擈民安,风清俗淳。
菩萨山上菩萨等十几位尊神的塑像庙宇,现残存重修功德碑两块,一为康熙年间,另一块为民国某年重修碑记。然山水有意,但岁月无情。自解放前的菩萨山战役闻名乡里,加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塑像被毁,神灵涂炭,庙宇倾祀,古树被烧,风雨飘摇,规模犹在,基址依存。
今逢盛世,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借国家重点发展规范的农村旅游,华池县人民政府打造红色旅游大县的东风。我们决定全力开发菩萨山风景区,规划以“菩萨山战役和民间流传的蛮女和狗娃的故事”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方案,力争成为我县旅游的一大景点,早日融入南梁红色旅游风景线,并将整合本地石油资源,促进农民发家致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千百年来,菩萨山与庙宇塑像共经风雨,见证历史,不知菩萨庙因改山而兴盛,也不知这山因菩萨而长青。重修菩萨等诸神庙宇是红色旅游的必做之事。也是今后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和向外界招商的重要筹码,栽下梧桐树,好引凤凰来。但我们独力难支,方与诸位志同道合者,共倡义举,聚众集合,敛募资财,以使菩萨庙宇光辉重现,降福万民!缘此,需募化四方,筹集善款。
藉此,今据国家捐赠法,诚心敬祈:
仁人志士,仁心厚宅,慷慨解囊;父老乡亲,反哺故土,回报家乡,众人拾柴火焰高。本人特向广大父老乡亲和各界有识之士倡议: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踊跃捐资。大家齐心协力,并肩携手,为重修菩萨山庙宇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呐喊助威,添砖添瓦。我等诚恳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集腋成裘,汇涓成流,多尔易善,少而无妨,菩萨山庙宇焕然一新,游客如云,名山之威指日可待。
功在当今,惠泽百世;利国利民,恩铭千秋。
凡自愿捐赠者,均名载史册,捐500元以上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碑记功德,万古流芳。
倡议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