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

时间:2024-03-30 22:28:21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比较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当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知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循循善诱,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架起学生学习跟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体会生活当中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赏析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本词的炼字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则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我的导入设计为:出示有关花生的谜语,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花生有什么样的作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播放花生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本文问题为“落花生”的原因。之后以作者笔名设疑,旨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篇课文。

(二)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然后通过自读、齐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在学生听和读之前,我会给学生设置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

2、四件事情分配笔墨是同样的么?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带着问题去听和读,既提高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又为理解本文作者想表明的道理做铺垫。

(三)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提出的好的问题具有双重意义。

第一,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标志。

第二,问题本身就是教学的线索,它是牵引,它是驱动教学的重要力量。

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学生分角色读文,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并在大屏幕上出示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

2、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

(这两个问题设置,能够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并为下文体会做人的道理做铺垫。)

接下来我会自然的过渡说: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体会做花生一样的人,领悟做人的道理)

为了回扣导入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会继续追问学生:少年许地山是否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呢?哪句话能体现出来呢?此时学生们是否理解许地山为何要起这样一个笔名了?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许地山起“落花生”笔名的缘由。

并纵览全文发现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完成本堂课的教学难点部分。

(四)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提问学生本堂课都有哪些收获,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试着以你周围的一种事物来说明一种道理。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解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那些内容是详写 ……此处隐藏1778个字……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学习本课前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我会学字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以小问卷形式呈现。)

2、我会读课文。

3、我会搜集。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本课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识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4、我想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道题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有的放矢,预习起来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上课后,学生出示预习作业,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预习的快乐,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课程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同学预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五年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不再轻信吹捧,“你真棒!”“好极了!”等教师评语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从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同学评价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共同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再次默读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意见,最后共同明确: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板书)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中应抓住哪个词,重点读好?

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喜悦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整段内容,我想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句、整段、整篇课文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这段时主要按以下步骤:

①读整段,抓住关键词。

②用联系上下文,替换近义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

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悦之情。

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说一句话。

四个环节设计,由表到里,由理解到应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在这一课时,我将用多种阅读方式,抓住重点句来进行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用以下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了《落花生》这一课,下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默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课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回忆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清了学习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本环节中我想这样设计

1、找重点。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10段、12段、13段)

2、读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

3、品重点。个性展示朗读三段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师适合点拨,如:喜欢10段的同学朗读后,可以提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课文中哪里写了?引导学生读出花生显而易见,尽人皆知的好处:美味、榨油、便宜。进一步问:“父亲说花生有什么好处呢?”怎样表现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表现花生内在的可贵之处,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叫“朗读代表我的心”。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将自己觉得父亲话中最能表现花生品质的词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谁有权读自己的体会。这个小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是想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谁猜对了,就有权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质。

“那么,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齐读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体面”等关键词,深入理解父亲教育的目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语气。

4、悟重点。全班齐读重点句,说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物或人?我们又要像这些人学习什么?通过再次交流学习,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或物,交流归纳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的品质,最后,完成以下练习:

我爱花生,因为它_______。

我也爱,因为它_______。

(三)再次感知,分清详略

巧妙的详略安排是本文的特点,我想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

首先,用最直观的方法,分部分朗读课文,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四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时间上直接感受,课文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再次,通过小组讨论,从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板书等各方面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采用计时法,直观、形象地将课文的详略呈现出来,再进一步理解,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易理解,乐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学上的难点。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课文详略得当的选材、对比的说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为后面的小练笔打好基础。其次是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七、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